景观设计的具体过程
这个问题的确很恼人,不及时解决的话也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我之前正巧做过这方面想法的一些笔记,看你也很着急,所以写的很多很长……
以后的一些回答可能也会引用这篇回答里的一些东西,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哪怕最微小的帮助。
前期整合出足够甚至过量的项目资料,但没有办法去芜存菁,抽取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空间表达,是学生思维下的一种常见“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上路子”。
景观设计,前期可以做各类的调研、分析和文献查阅,但一旦到了落笔的阶段,空间和空间的结构关系是首先需要啃的硬骨头,同时也是最终所需要面对的终极问题。这层窗户纸有必要给自己捅破,有了空间,其他的加分项才有立足之处;没有空间,一切等于零。
(景观规划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地关系。)
所以有关空间的问题要首先去解决好。
初级的问题,有交通的通达性,人车分流,动静分区,景观视面和介面的形态等。
进阶一些的问题,有空间的围合、私密,通透、开敞,功能的定位,空间拓扑关系等。
高级一些的问题,有空间的透明性、场所感、精神属性和文脉旨趣。
事实上,学生作业中如果能对以上三个层面都有足够的考虑和恰当的设计表达,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份十分优秀的作业。在现实中也会是一个十分受公众喜爱的设计。例如下面这个公园。
Norman B. Leventhal公园,2014ASLA地标奖
良好的流线规划,良好的动静功能空间划分,针对地库入口的必要隔离、遮挡和美化,是成功的基石。
景观节点恰如其分,座椅和廊架实用、舒适,空间层次分明,有收有放,配合种植的变化与律动拿捏到位,尺度亲切宜人,细节充足不至过量,施工精致。这些都是优秀设计不可或缺的。
维护良好,免费提供坐垫而深受市民喜爱的大草坪;惬意而精致的室外咖啡座,透明化的、让位于自然的咖啡馆建筑设计,按以人为本的方式彰显了市民精神的胜利,形成了场所归属感。提醒我们景观意义中不可被忽视而容易被淡忘的一个方向。
--------------------------------------------------------------
当然,这样下来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缺少概念。学生作业里,如果别人有一个高明的概念而你没有,那最高分一般不会是你的;现实中竞标,概念上没有亮点的也很难赢。
然而坦白来讲一个动人的概念得来不易,有时需要强大的动机和资金支持;有时需要过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知识积累;有时需要一点灵光乍现和运气。
这个事实造成的一大结果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以要素形式语言为概念的概念”和“以空间的功能定位为概念的概念”。前者例如大量的“丝带”、“飘带”、“纽带”;抽象提取自然或非自然要素特征的折线、曲线、斑块等等,这些“概念”被大量使用的原因是很好用,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与空间结合。后者常给人一种说了等于没说,不说又不行的感觉,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打造一个美观、舒适,具有文化内涵,深受广大XXX喜爱的XX空间,或者“愿景”。总的来说,市场广泛认可这两种概念表达方式。因为都很直观的指导着景观空间的成败。
玛莎的凤鸣山公园中对重庆地形要素的形式语言提取
BIG的big U,大U并不是概念,只是概念的表达方式,如果落地在陆家嘴就是大C。真正的概念是一系列成系统的、成熟的、因地适宜的强指导性策略,以策略引导的全新城市风貌和生活形态。但不得不说用大U表达概念一下子清晰顺畅了很多,也很贴合图纸和实际问题及问题的语境。比把图形本身作为概念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这里有个陷阱,前一种概念关乎形式语言。形式感与体育课上跑百米的成绩一样是个明显的东西,一个人的形式感好或不好,一般在接触美术或设计的很短一段时间里自己就能体会到。当然形式感也可以通过练习提高,但问题是别人也可以,可能领悟还更快。
一般来说美术生的形式感普遍还就是高理科生一点,理科生出身的设计师去拼这种概念,最终结局难以预测。与今天的景观学关注点也多少有些出入。越来越多的景观师认识到了这点,同样是用线条和圆去做构成关系,有的设计师画出来就是比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好看。渐渐的大家察觉到这种差距不论做多少研讨念多少书都难以消弭,这一点也不好玩!
上世纪彼得沃克作品中大量的构成性质的形式语言,图片来自筑龙
SWA,东京大学校园景观,图片来自筑龙
毫无疑问,第一批从当代艺术思潮,社会甚至意识形态思潮中汲取设计灵感和思想的景观设计师是伟大的。他们甚至改变了我们视觉世界的形态,也改变了我们的审美。但留给当今设计师的,似乎只有牵强的附会,对图面眼球效果的一厢情愿,对甲方好恶的揣测和针对美术构成能力以及形式感的大比拼。在中国市场,这是美院出身的景观设计师至今仍然强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陷阱不止存在于方案概念本身,大部分实力较强,把控较高的景观/建筑公司,例如SWA和Atkins,从前期的意向图收集、摄影,到后期的建模、渲染,再到图面的表现,包括分析图的绘制和文本的编排,不会外放,会聘任专业的摄影师、模型师、渲染师、平面设计师和文字编辑作为担当。就Atkins来说,重要项目的文本一定会委托有多年graphic从业经验的老牌平面设计师全程制作,这不是信任或不信任设计师能力的问题。我们景观设计师当然也可以去学习如何画好看的分析图,如何做好看的文本,但我们自问:我们真的可以只用“业余时间”就能达到专业人士几年乃至十几年达到的高度吗?肯定并尊重他人的专业价值,恰恰是避免自身走向廉价的第一步。
后一种概念关乎汇报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功底,能把领导讲的心悦诚服两眼放光,多半也是养了高人。
所以说,我们所要着重训练的提出概念的能力,是逻辑思考和推进问题的方法;是理论体系对于改善现有环境的指导;是对生存现状的反思和批判;是世界观价值观指导下对美好未来的展望。这些东西是可以轻易击败停留在图面形式和简单“愿景”的概念的。这一点要坚信。
我在这方面也时常想一些东西,但并不完善,不成体系。因为题主还是学生,那就分享一些相对成熟的学生课题作业的思考和总结。
------------------------------------------------------------------
这是我们上学时的一个课程题目,场地位于南京市北极阁广场,广场三面面向城市开敞,一面为山体,如图。之前原有的广场设计比较失败。地块周边写字楼、商业区和居住区三分天下。商业业态以餐饮为主。
(图上看到的已经是新的城市广场了,并不是我们当年真题假做的原广场)
历史上,北极阁山体为钟山余脉,是南京“虎踞龙盘”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城区一直延伸至鼓楼。后被挖断,山体不再完整,以孤山之形遗存,任务场地内更是形成了断崖。
这里介绍我一位同学的概念,我非常喜欢,也觉得十分厉害,由于还没有征得本人同意,图就不放了。
她前期的入手点就是文化性文脉,具体说是虎踞龙盘的文脉。延续这条脉是当时我们每人几乎都想到的,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人想到用雕塑或者构筑,有人想用空间的组织编排形成线性的意向,有人想到对人流和视线进行较强的引导,还有从植物——绿脉这个角度入手的。事实上如何在景观中延续文脉是个大难题,不信可以自己去知网和谷歌学术搜文章,绝大部分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文脉主义解读和现象学研究,或者具体案例项目的研究;具体说来如何提取和认识文脉都是困难的。
我们的点子,要么太虚,不能与具体的空间产生联系;要么不够显著,不够"重“,流于表面,没什么说服力;要么想的太简单,太理想主义。
她的想法是:既然虎踞龙盘的文脉的关键是山水格局,而山水格局被弱化的原因又是因为挖山,那就把山体修复。简单说,概念的主题和第一步就是:补山。
不得不说在繁多的文脉要素和表现方法中,这一招的确是最立竿见影也最药到病除直达病根的。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并顺势直接落实到大空间结构,多么干脆!
这么一来,对场地的空间形态进行了非常大的变动,怎么满足与城市广场定位间的矛盾?第二步,她调配了山体和平整广场空间的具体比例,结合场地周边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分析,留出了足够市民活动和使用的平正面空间和节点,说服评委这其中怎样用“适量”权衡得失。
补完山体,要突出彰显文脉的价值意义,还要鼓励人的合理参与体验,第三步,设置登顶步道,为了鼓励市民健身,打造为健身步道,这样就要求坡度要小,不能有台阶,于是健身步道很自然的形成了Z字形的大折线,这甚至不是一种创意,而是常识!然后在路侧或转弯节点设置休息停留空间和相应的空间要素。为了便捷性的考虑,也在Z字形登山道的两侧设置了直达山顶的台阶道路。最后再山顶做了可以观景的平台空间。
类似于这个
第四部,由于之前的操作,道路在平面上形成了大三角形的划分,于是干脆的提取这种三角形作为形式要素语言,贯穿到整个设计中。
第五步,优化流线和空间的关系,推敲竖向问题,这一步是我的推测了。同时,我们之前想的雕塑,构筑,植物、视线等方面的考量她也都可以在自己的设计细节中不断添加,不断的创造加分项。
这个概念到此就全盘落实了,带来正面意义有:
1.常规的空间和流线问题仍然可以得到解决
2.文脉能够以显著而可信的形式延续并传承
3.针对市民,鼓励更加健康、亲近自然,不扰民的休闲模式
4.转化断崖为自然山体,生态层面上更加合理
5.创造的了别致新颖的城市空间体验
而这一切都开始于对文脉的阅读、理解、取舍、精炼,开始于“补山”。